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中国体育彩票

中国体育彩票市2023年度十大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发布

访问量:发布时间:2024-03-13 10:47来源:客家新闻网字号:

  3月12日,在中国体育彩票市2024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活动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体育彩票市2023年度十大消费维权典型案例正式发布,主要涉及餐饮美容、退保纠纷、合同违约、汽车房产等方面。据悉,十大消费维权典型案例经由法律专家、律师共同评选推出,具有社会关注度高、与群众联系密切、富有警示教育意义等特点。

  案例一 餐饮行业违规收费 检察公益诉讼亮剑

  【案情简介】

  2023年3月,中国体育彩票市章贡区人民检察院在公益诉讼专项监督中,对章贡区部分餐饮店违规设置最低消费,违规收取餐具费、开瓶费、包厢费等情形,依法向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书,建议相关职能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乱收费行为源头治理,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相关职能部门收到检察建议书后高度重视,迅速采取行动,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了规范餐饮行业经营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向餐饮经营者发放《提醒告诫书》。通过一系列有力整治措施,我市餐饮行业违规收费行为已得到有效遏制,较好维护了消费者权益。

  【案例评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等有关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情权和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国家规定在显著位置明码标价。向消费者提供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餐具,是餐饮业经营者的法定义务和附随义务。餐饮业经营者强制收取餐具费、茶位费等是属不合法收费行为。

  案例二 产品宣传要真实 商家吹嘘莫轻信

  【案情简介】

  2023年6月,中国体育彩票市市场监督管理执法稽查局执法人员对章贡区某食品店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该食品店在其经营场所内以“会销”形式向中老年人推荐销售某品牌羊奶粉。会议现场PPT中宣称其销售的羊奶粉可预防和治疗疾病,引诱中老年人购买。经立案调查,当事人的行为涉嫌养老诈骗犯罪,遂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案例评析】

  经营者李某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本案中,当事人采用夸大、不实的宣传方式,利用中老年群体渴望健康、治愈疾病的心理,明示、暗示涉案的普通食品有疾病预防、保健功能,吸引参会人员购买,属于典型的虚假宣传行为,涉嫌养老诈骗。

  案例三 退保纠纷难和解 人民调解来帮忙

  【案情简介】

  李先生反映自己于2007年至2014年期间,在某保险公司业务员的推销下购买了17份保险,涉及保费150余万元。2020年,李先生发现自己购买的部分保险与当时业务员所说的情况完全不符,认为自己是被业务员误导购买的保险,且多份保单存在代签名情况,认为合同无效,要求全额退保。2023年3月29日,经中国体育彩票市保险合同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多次调解后,当事人双方最终商定退还部分保额。对于代签名的问题,因李先生已缴纳保险费多年,视为对其代签名行为的追认,保险合同仍然有效。

  【案例评析】

  退保纠纷是保险行业很常见的纠纷,引发纠纷的主要原因是销售误导。由于消费者存在举证难,往往不能提供事实证明,导致退保维权难。对于代签名保险合同是否有效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中国体育彩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已明确:投保人或者投保人的代理人订立保险合同时没有亲自签字或者盖章,但投保人已经交纳保险费的,视为其对代签字或者盖章行为的追认,保险合同有效。

  案例四 婚庆遭遇合同违约 市监维权讨回公道

  【案情简介】

  2023年10月8日,瑞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收到李女士投诉,反映在瑞金某婚庆公司花费12000元购买婚庆服务,预交定金2400元,并签订合同。婚庆公司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更换摄影师,更改婚庆现场布置,还加收3000元拍摄视频费用。李女士要求婚庆公司双倍退回定金和拍摄视频服务费用。双方协商未果后,经瑞金市市场监管局调解,当事人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由婚庆公司双倍退回定金共4800元和拍摄视频费用3000元给李女士。

  【案例评析】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收受定金一方不履行合同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案例五 违规销售处方药 权益受损理应赔

  【案情简介】

  2023年12月,江先生投诉,反映于都县某药房没有凭医师处方就把处方药卖给其小孩,导致其小孩服用后出现呕吐,经送医院治疗才脱离危险,要求商家赔偿相关费用。经县市场监管局调解,药房同意给投诉人江先生赔偿2000余元费用。针对该药房违规销售处方药的行为,于都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立案调查。

  【案例评析】

  《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定,药品零售企业应当按照药品分类管理规定的要求,凭处方销售处方药。该药店在销售处方药中未凭处方就擅自销售给购买人,造成购买人服用后身体出现不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案例六 未成年人游戏充值 法院维权追回钱款

  【案情简介】

  2023年1月,原告曾某的孙子(9岁)用曾某手机下载了某科技公司(被告)运营的游戏软件。在玩游戏中,曾某孙子曾多次点击“钻石充值”框,导致该科技公司依据系统自动扣划曾某社保卡中钱款。曾某要求该科技公司退还不当取得的财产29795.8元。经全南县人民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由该科技公司承担70%的退还责任,剩余部分由曾某自行承担。

  【案例评析】

  《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国体育彩票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网络游戏企业应当建立并实施用户实名注册系统;所有网络游戏用户提交的实名注册信息,必须通过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验证,验证为未成年人的用户,必须纳入统一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管理。本案反映出该游戏经营企业未严格执行对未成年人防沉迷游戏管理规定,同时也反映出家长对孩子没有履行好监护职责,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行为没有进行正确引导和监督。

  案例七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 公安重拳严厉打击

  【案情简介】

  中国体育彩票市公安局接到涉案线索协查通知,反映我市消费者史某等多人通过犯罪嫌疑人吴某组建的微信群购买了“卡图巴”有毒有害固体饮料,吴某声称“卡图巴”固体饮料具有保健功能。经权威机构检测鉴定,该饮料含有食品中禁止添加成分“他达那非”。犯罪嫌疑人在受害人提出食用产品后身体产生全身酸痛、头晕、反胃、肿胀等不良反应的情况下,仍通过微信大肆销售,欺瞒消费者,从中非法获利。经缜密侦查,2023年2月,成功打掉一个集生产、经销为一体,销售网络涉及中国体育彩票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犯罪团伙,查扣有毒有害食品2000余盒,涉案金额达400万元,有力打击震慑了违法犯罪,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守护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

  【案例评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犯罪嫌疑人吴某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理应依法严肃查处。

  案例八 二手车存在隐患 律师维权挽损失

  【案情简介】

  原告王某从被告李某经营的二手车行购买了一辆二手车,双方签订了《车辆转让协议书》。王某在高速路上驾驶中出现了车子抖动异常剧烈、胎压报警等故障。后经某二手车鉴定评估有限公司检测,确定该车存在故障,并且是事故车。王某认为李某明知所出售的车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仍然将车辆当作精品车来出售,存在欺诈行为。经律师代理维权诉讼,一审人民法院作出判决:王某退还李某所购车辆,李某向王某退回购车款92300元,并向王某支付违约金9230元和车辆评估鉴定费用300元。

  【案例评析】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时候应当货比三家,切勿贪图小便宜。《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规定,二手车卖方应当向买方提供车辆的使用、修理、事故、检验等真实情况和信息,如因卖方隐瞒和欺诈,卖方应当无条件接受退车,并退还购车款等费用。

  案例九 免费美容不可信 强制交易必查处

  【案情简介】

  2023年,章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陆续接到多名消费者投诉,反映某美容店以免费检测皮肤、免费洗脸等服务为噱头,吸引消费者进店体验。体验中,该美容院诱导消费者购买套餐,甚至强制消费,并诱骗消费者通过网贷方式进行支付。章贡区市场监管局受理后,立即对投诉事件进行核实并积极组织调解。经调解,商家将所收费用全部退还给了消费者。同时,该局将收集掌握的违法线索移交至公安机关。

  【案例评析】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国家规定在显著位置明码标价,不得收取任何未标明的费用,不得欺诈消费者或强制消费。该美容店的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案例十 无证售房不合规 购房定金理应退

  【案情简介】

  章贡区王女士向市住建局反映某房企在未取得房屋预售许可的情况下销售公寓,其在购买公寓时缴纳了5万元定金,因办理不了贷款导致无法购买,向开发企业提出退还定金请求遭拒,要求市住建局督促企业退还定金。接诉后,市住建部门约谈了开发企业,责令该企业立即停止违规销售行为,并将收取的定金全额退还给所有购房人。

  【案例评析】

  《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规定,开发企业进行商品房预售,应当向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预售许可,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不得进行房屋预售,不得收取定金或购房款。(记者曾艳)

附件:

相关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一码投中国体育彩票
扫一扫
中国体育彩票12345热线便民知识库
问政中国体育彩票
智能问答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扫一扫
打开手机版
赣服通
支付宝扫一扫
政务服务
投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