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基层治理“力量弱、隐患多、响应慢”难题?近年来,信丰县大塘埠镇以党建引领破题,用“一张网”兜住万家安全,以“小积分”激发群众活力,探索出一条“网格化+应急”“网格化+民生”“网格化+发展”的治理新路径,实现了基层治理从“九龙治水”到“一网统管”的华丽转身。
织密“一张网”,构建全域覆盖治理体系
面对辖区484个“九小场所”、15万亩林地带来的安全压力,大塘埠镇将16个分散的业务网格整合为“一张网”。全镇科学划分100个网格,构建起三级治理体系。这套体系实现了三个转变:治理单元从行政村下沉到村民小组,治理力量从226人扩充到671人,治理方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服务。
“过去发现隐患要层层上报,现在通过网格群‘随手拍’,问题马上就能得到响应和处理。”该镇坪石村网格员钟新生说。他通过网格群推广电气焊“赋码加芯”政策,协助完成全镇26%的电焊机安全改造。今年以来,网格员累计排查安全隐患347条,已整改319条,整改率达92%,实现了“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激活“一群人”,创新“三治融合”治理机制
大塘埠镇创新推出“积分制”管理,将安全行为与积分奖励挂钩。该镇沛东村网格员曾玉勇救落水母子的事迹不仅让他荣登“江西好人榜”,入围“中国好人榜”候选人,更带动200余名村民加入六支志愿服务队伍,其中应急服务队已成为抢险救灾的重要力量。星金村龙仔坑桥被暴雨冲毁后,45户村民通过网格会议自筹资金15万元,带动政府资金100多万元,仅用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危桥重建,解决了群众多年的出行难题。羊马村网格员张燕生带领村民半小时扑灭柴堆火灾的事迹被广为传颂。截至目前,全镇已有46名优秀网格员被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计划。
筑牢“一道墙”,打造立体化安全防线
该镇整合应急管理和消防职责,建立应急消防管理站,构建起“三员一队”防控体系,网格员化身“眼睛”和“耳朵”,通过“信速办”平台收集诉求,安装便民充电桩12组,有效整治了充电乱象。专职消防队与网格员联动,今年“五一”期间拆除461处防盗网,畅通了生命通道。近年来,该镇火灾事故率下降50%,交通事故率下降18%,连续保持安全生产“零亡人”、信访“零越级”记录。同时,安全环境的优化有力助推了全镇的经济发展:农夫山泉三期项目已顺利落地;信丰电厂二期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蔬菜基地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供应基地。
如今,行走在大塘埠镇,从田间地头到企业车间,从“指尖网格”到“应急驿站”,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图景正徐徐展开。正如该镇党委书记李燕生所言:“网格虽小,连着民心;治理虽细,关乎振兴。唯有让每一寸土地都有人管、每一份诉求都有人应,方能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赖桥芬)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