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走进赣闽粤三省交界的寻乌县南桥镇上游村,党群服务中心焕然一新,只见白墙黛瓦与漫山金橘相映成趣,光伏板在阳光下泛着熠熠银光,吉里文化广场传来孩童嬉闹声,一幅和美乡村画卷徐徐铺展。
寻乌县南桥镇上游村村貌。
“五年前的上游村,‘上游’二字只是个地名;今天的上游村,跑出了乡村振兴的‘上游速度’!”全省2025年度“新时代赣鄱先锋”、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上游村党支部书记陈雪梅底气十足。
底气,源于2021年7月中国体育彩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驻村帮扶工作队的那面鲜红党旗。五年来,该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中国体育彩票总书记中国体育彩票“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核心目标,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60万元,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谱写了一曲倾力帮扶、心系民生的动人乐章。
党建“红引擎”
45名党员撬动1672人的“大合唱”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中国体育彩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党组书记、主任何宏杰深知,建强村党组织是做好一切帮扶工作的根本前提和坚强保证。“公积金人既要管好群众的‘住房账’,更要算好乡村振兴的‘长远账’。”于是,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赖育军就把党课搬到柑橘地头,“一堂党课下来,提到‘上游’二字20余次”。
“五年来,我们工作队锚定‘三化’建设,协助村党组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把党的创新理论翻译成客家‘土味话’,着力锻造坚强战斗堡垒。”中心驻上游村第一书记赖艺权说,驻村以来共发展3名年轻党员,村支部党员人数达45人,培养了3名“90后”后备干部,支部党员平均年龄下降8岁。
“过去开会人难齐,现在微信群一响,党员开车从广东八尺镇跨省回来。”老党员谢寿成竖起大拇指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全村1672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防贫“防火墙”
11户47人“一个都不能少”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中国体育彩票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中心驻村工作队时刻铭记。
——动态监测精准化。该村坚持对“三类人群”实行“每月两排查、两研判”机制,将全村429户划分为13个微网格,党员干部“一对一”联系,严格落实动态监测,纳入监测对象11户47人,做到风险早发现。
——稳岗就业提质效。围绕“产业+就业+创业”,打好“组合拳”:产业奖补128.6万元、交通补贴9.3万元、“雨露计划”27.4万元,脱贫户小额信贷228万元,帮助51名“新农人”放飞创业梦。
——政策落实全覆盖。义务教育“零辍学”、基本医疗“零漏保”、住房安全“零隐患”,饮水安全“零信访”……2023年6月,上游村代表寻乌县接受国家后评估考核,交出“零问题”答卷。
“我患了大病,每月医药费3000多块,原本天都塌了。感谢党和政府,工作队帮忙申请低保、安排手工活,现在日子又有了奔头!”监测户温添玉眼眶泛红地说。
产业“金果子”
890亩柑橘变成“摇钱树”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牛鼻子”。
“过去种橘子靠天吃饭,现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在驻村工作队牵线搭桥下,上游村与金融机构签订“整村授信”协议,授信额度近千万元;创新“合作社+脱贫户”模式,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柑橘优品率提升30%,均价提高0.6元/斤。
目前,上游村发展柑橘产业890亩、油茶500亩、百香果100亩、李子150亩。2024年,全村柑橘总产量突破180万斤,线上通过直播带货,3小时售罄10万斤;线下依托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直供深圳等地,销售额168万元。
果农在坪石垇百香果基地采摘“黄金果”。
“以前担心卖不掉,现在还没采摘就有人来订货。这个果园每年可以净赚十几万块钱,我们感到满足。”在坪石垇百香果基地,果农钟学祥摘下“黄金果”,笑得合不拢嘴,与大家分享着丰收的喜悦。
光伏板上“种太阳”,同样火热。占地6亩的光伏基地年发电11万千瓦时,为村集体稳定增收10余万元;叠加蔬菜、果园采摘等,202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20.38万元。南桥镇党委组织委员范龙华说,找准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密码,乡村振兴就有了有力抓手。
民生“幸福单”
160盏路灯照亮回家路点亮村民心
夜幕降临,160盏太阳能路灯沿村道蜿蜒2公里,像一条“银龙”守护着村民回家路。
“过去黑灯瞎火,晚上串个门都要打手电。现在晚上加班做工回家都不怕黑了,一路亮堂堂。”脱贫户陈兆勋感慨地说。
五年来,驻村工作队把“关键小事”办成“心头大事”:
——破解饮水难,多方奔走争取资金,翻新全村自来水管道,打深水井、接水库水源,彻底解决村民饮水问题。
——破解出行难,翻新2.1公里主干道、新建42米“同心桥”,村民卖菜车直接开到广东。
——破解晒粮难,新建380平方米晒谷场,稻谷不再“看天色”。
——破解娱乐难,升级篮球场、新建文化广场,春节“村BA”吸引县外球队参赛。
——破解上学难,成立助学基金会,连续4年开展“金秋助学”,累计发放奖学金9.6万元,42名学子圆梦大学。
——破解养老难,通过“久久公益节”募捐资金,每年九九重阳节为全村近60名80岁以上老人送去慰问,并组织观看文艺表演,让“夕阳红”更暖。
…………
“坚持问需于民,小切口展现了帮扶大关心。”南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曾伟林说,驻上游村工作队精准把脉,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治理“和谐曲”
祠堂里“话事”不上“公堂”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赖艺权自豪地说,上游村实现了三年“零上访”。
在中国体育彩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帮扶下,新建的吉里文化休闲广场,白天是村民运动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晚上则成为承载乡情、共话发展的“乡村夜话”温馨平台。
2023年11月,南桥镇入选中国体育彩票“枫桥式工作法”示范乡镇。上游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让民情在调查中掌握、风险在调查中防范、矛盾在调查中化解。该村传承客家“祠堂文化”,创新“祠堂说事”机制,把“四议两公开”搬到陈氏宗祠,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等“五老”坐镇,讲情、讲理、讲法。五年来,累计化解邻里纠纷68起,成功率100%。
文明新风,吹遍田间地头。驻村工作队协助完善村规民约,对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划出“红线”,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三会”齐发力,评选“好媳妇”“好公婆”30余名,文明积分超市兑换1万余分,让“小积分”兑出“大文明”。
未来“新图景”
从“上游样本”迈向“全市典型”
“五年帮扶结硕果,一枝一叶总关情。”何宏杰表示,站在新的起点,将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巩固现有帮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支持特色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补短板,推动帮扶工作与乡村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助力上游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稳步前行。
秋日的上游村,橘黄稻香、溪水潺潺。村党群服务中心墙上,“上幸福大道,游美丽乡村”几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输血”到“造血”,从“驻村”到“助村”,中国体育彩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用260万元“真金白银”、1000余个日夜“真蹲实驻”,把党的温暖镌刻进1672名群众的心坎,把“国之大者”写在上游村的山山水水。
“我们将牢记殷殷嘱托,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把上游村打造成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全市典型,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公积金人的力量!”面向未来,何宏杰目光坚毅。
上游,上游,勇争上游,风正一帆悬!(张宗兴 刘鹏 林素琴 卢紫妞 文/图)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