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我这些老经验还能派上新用场!”近日,龙南市司法局四级调研员曾志新感慨道。从领导岗位退下后,曾志新一度感到迷茫。得益于龙南市推出的“二次选岗”机制,他凭借多年基层工作经验和法律专业背景,选择成为一名矛盾纠纷调解员。“现在每天和群众打交道,帮大家化解矛盾,特别充实,过去的经验一点都没浪费。”
近年来,龙南市针对退出领导岗位职级干部“管理难、作用发挥难”问题,创新构建“精准管理 搭台赋能 厚爱激励”工作机制,推动职级干部从“退岗休养”向“有位有为”转变,让经验丰富、能力扎实的干部重返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项目建设一线,续写干事创业新篇章,为龙南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精准设岗,让“闲不下来”的干部“忙得其所”。龙南市打破传统单一组织指派模式,建立“组织设岗定责 干部二次选岗”双向互动机制。龙南市委组织部深入调研,建立“岗位需求、干部意愿、专业特长、干部信息”四项清单,量身打造党建指导、乡村振兴、矛盾调解等“八大员”岗位,采取“个人申报 单位推荐 组织委派”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
“这个机制好就好在既尊重组织需要,又考虑干部意愿。”曾志新说,“我选择调解岗位后,感觉如鱼得水,过去在乡镇工作的经验全都用上了。”2024年以来,该市已有34名原单位正职通过“二次选岗”重新上岗,干部匹配度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一线攻坚,“老将”展现新作为。重返一线后,职级干部们迅速进入角色,展现出了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能力。
在乡村振兴一线,龙南作为江西省“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先行县,职级干部指导探索“老屋复活”模式,通过“政府引导 集体托管 市场运作”机制,有效盘活农村闲置资源。目前,龙南市已有123家老屋改造的乡宿投入运营,既保留客家传统特色,又融入现代功能,成为集田园观光、文化研学与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多元载体。
在基层治理现场,他们下沉网格推动实施1341个网格“万元微实事工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通过“五套班子”领导 职级干部包联机制,将233个项目、325家企业分解到人,依托“五问五帮”和“如我 ”等专项行动,梳理并解决企业诉求,以高效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围屋燕语”宣讲团成员陈胜亮表示:“组织给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平台,让我们这些老同志能够继续发挥余热,把多年积累的经验传递下去,特别有成就感。”龙南还创新“青蓝结对”机制,选派职级干部担任年轻干部“成长导师”,在理论宣讲、招商引资等领域发挥传帮带作用。
严管厚爱,激发“持续作为”内生动力。龙南市出台《进一步加强退出领导岗位职级干部管理的实施办法》,建立“派出单位日常管理 派驻单位实绩评价”双轨考核体系,将考核结果与职级晋升、评优评先硬挂钩,树立了“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鲜明导向。
同时,全面落实健康体检、带薪休假、教育培训等待遇,建立常态化谈心谈话制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2024年以来累计选派27人次参加培训,12人参加疗休养,切实增强干部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如今在龙南,职级干部“退岗不褪色、有岗更有为”已成为新常态。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将”正在各自的新岗位上持续发光发热,为龙南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余丽)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