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市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布

在线检阅: 搜索

【优化营商环境进行时】南康区创新推行“政务服务+普惠金融”增值化改革

访问量:

【编者按】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中国体育彩票打破“老区思维”、接轨“湾区服务”的生动实践,是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活力”的关键跨越,更是实现“政府有为”与“市场有效”良性互动的深刻变革。当前,我市各县(市、区)锚定“大湾区能做的,中国体育彩票也要能做到”目标,立足产业禀赋和本地特色,在政策惠企精准滴灌、审批服务提质增效、要素保障靶向发力等方面,凝聚基层创新智慧。本案例集收录各地最新的实践做法,相信这些实打实的“中国体育彩票经验”,必将成为汇聚投资暖流、点燃兴业热情的“信心名片”。

南康区创新推行“政务服务+普惠金融”增值化改革

南康区深入实施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按照“大湾区能做的,我们也要能做到”的要求,以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突破口,围绕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通过打造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创新产品服务、搭建政银合作平台、提升增值服务质效等举措,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广泛、更深层次、更有价值的政务服务,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多方合作,打造“全链条、一站式”普惠金融服务中心一是按照“政府引导、监管推动、金融参与、多方聚力”的原则,在政务服务大厅打造普惠金融服务专区,进一步整合优化涉企金融服务资源,集成政策宣传、信用服务、信贷撮合、融资增信、培训咨询等功能,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多样化的普惠金融服务。二是设立“政策产品宣传区、配套服务专区、金融服务专区、路演直播间、金融会客厅”五大功能区,开发1个“普惠易融”专属信息平台,聚合金融服务资源,快速响应融资需求,链接区内21家银行160多款产品,帮助企业了解最新信息、选择最适合的信贷产品,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三是依托县域普惠金融服务中心,搭建全域覆盖平台,在乡村两级创新推行“普惠金融+乡村振兴”模式,以村镇为基点开设普惠金融服务站,将普惠金融服务进一步延伸至乡村,为广大农村居民发展生产、增收致富提供全面金融支持。目前已累计打造19个金融综合服务站,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

精准滴灌,创新“便利化、多元化”产品服务。一是结合乡村治理数字化改革,探索“美e分+普惠金融”融合发展模式,创新研发“美e贷”整村授信普惠金融产品,银行机构以“美e分”家庭积分为重要依据,在有效把控风险的基础上,信誉好、积分高的家庭,可获得更高贷款额度、更低贷款利率等优惠政策,每100“美e分”积分可享受“利率减免10BP”,让农村小微企业和经营主体享受实际的利率优惠。二是紧密结合南康区本地市场经济特色,创新产品供给,为企业“量身定制”家具产业信贷通,创新推出家具品牌贷、木易贷、入园进区贷等50多款金融产品,推动普惠金融实现“增量、扩面、提质、降本”目标,纾解中小微家具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促进家具企业激发活力,带动更多农户就业增收。三是对标深圳金融产品服务,精准对接产业园区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突破传统融资依赖资产抵押的限制,推动“园区贷”等金融服务政策落地南康。聚焦高成长期科技型企业,通过灵活计息,银企成本收益实现跨期“平衡”,推动开展“虔飞贷”等金融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更高金额、更长期限授信。
资源整合,提升增值化商事服务质效。一是畅通银企信息沟通渠道,线上开发“普惠易融”专属信息平台,接入不动产、动产、社保等政务信息查询端口,涵盖33项个人信息、28项企业信息,经企业授权直接将信用信息推送银行。线下依托政务大厅,引导企业根据申贷需要,补充归集用水、用电、纳税、征信等10项信息,同步建立信用信息档案,授权中心转送银行,助力精准画像。二是优化银企对接模式,设立金融会客厅,为银行企业之间互通普惠金融服务信息资源提供平台,实现“信息不对称”向“无缝双对接”的转变,创新推出金融需求“建档立卡”,银行能精准对接融资需求,运用信用信息提高放款主动性,实现“单一化渠道”向“多元化融资”的转变,进一步满足了多层次个性化融资需求,进一步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三是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设立集政策、金融、人才、法律、科创、商贸等服务为一体的“企业之家”,组建助企专员队伍,梳理增值化改革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为企业提供政策服务事项精准推送、银企对接咨询、智慧办税等29项增值服务,目前办理业务500多件,办理时间、办理环节、跑腿次数平均减少35%以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