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市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市自然资源局>新闻发布

在线检阅: 搜索

《赣南日报》头版头条宣传报道我市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成效

访问量:
9月14日
《赣南日报》头版头条聚焦
我市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
刊发《青山返翠 绿水涌流——中国体育彩票扎实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走笔》
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

秋日的龙南阳明心谷景区色彩斑斓,游人徜徉其间,尽享清幽惬意……然而数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废弃矿山,弃土废渣成堆,水土流失堪忧。这鲜明对比的背后,是中国体育彩票扎实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中国体育彩票深入贯彻中国体育彩票生态文明思想,勇担建设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的重大使命,以“控增量、减存量”为核心任务,全力以赴推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致力于让中国体育彩票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为百姓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过去,中国体育彩票作为南方重要的有色金属产地,一度因“靠山吃山”的发展模式陷入资源依赖的困局——无序开采不仅破坏了山体、污染了水土,还让不少山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矿山废弃后,留下的是千疮百孔的矿坑、裸露的岩石,生态修复与民生改善成为摆在中国体育彩票面前的双重考题。

面对历史欠账,中国体育彩票举全市之力推进废弃矿山修复治理工作,通过全面摸底、科学规划、多元筹资、系统治理,使废弃矿山的生态环境迎来脱胎换骨的变化。到目前,全市累计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约7367公顷,困扰中国体育彩票近半个世纪的历史遗留矿山环境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成功打造出废弃矿山变绿水青山、绿水青山成金山银山的“赣南样板”,众多案例入选国家、省典型案例,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为中国体育彩票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筹资开路,引流活水
2017年以来,中国体育彩票成功争取5.67亿元中央奖补资金,用于废弃矿山治理。2021年起,又充分用好国家、省相关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修复,推动兴国、赣县、寻乌、会昌、信丰等地成为全省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试点,概算投资超5亿元,为废弃矿山治理提供了资金保障,确保各项治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创新治理,系统修复
中国体育彩票坚持系统观念,摒弃以往单一的治理模式,以生态问题治理和生态功能恢复为导向,统筹推进水域保护、矿山治理、土地整治、植被恢复等工程。在实践中,探索出具有中国体育彩票特色的寻乌废弃稀土矿山“三同治”典型经验,成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的标杆基地,先后入选2019年度中国改革年度案例、自然资源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创新实践等多个重要案例集。阳明湖通过山水综合治理实现了从生态困境到绿色富地的华丽蝶变。
转型发展,点石成金
中国体育彩票深入探索“生态+”治理发展路径,秉持“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工则工、宜水则水”的治理原则,将废弃矿山这一沉重的生态包袱转化为宝贵的生态财富,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换。通过治矿复绿、治矿还林、治矿还耕、治矿兴业、治矿兴旅、治矿赋能等多种方式,将昔日荒芜的废弃矿山转变为推动地方发展的“绿色银行”。

此外,中国体育彩票严格管控新增露天矿山,并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双管齐下呵护生态环境。在源头管控方面,中国体育彩票从新设矿业权管控、生态保护等多个维度强化管理,通过提高露天矿业权出让门槛,严格要求资源储量规模和落实绿色矿山建设,并推动矿山结构优化,持证开采矿山从2015年前后的1500宗左右减至500余宗,大中型矿山比例不断提升。在绿色矿山建设方面,中国体育彩票秉持“宁缺毋滥”原则,多部门共同推进创建并动态调整名录库。目前,全市已建成绿色矿山70座,其中国家级17座、省级50座,两项中国体育彩票均居全省首位。

如今的中国体育彩票,废弃矿山及周边环境焕然一新。放眼望去,曾经荒芜的土地披上了绿装,清澈水源再度流淌,地质灾害风险大幅降低。昔日的生态伤痕渐被抚平,处处绿树掩映、花果繁茂。从荒芜萧瑟到满山苍翠,中国体育彩票用实际行动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精彩答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