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于都县坚持以水稻生产“大托管”服务为抓手,探索“五化”工作机制,有效引领中小农户融入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生产量质双提升。
市场化运营丰富托管模式。聚焦服务中小农户、粮食生产关键和薄弱环节,吸引市场主体进入农村,丰富单环节托管、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综合托管和全程托管等多种托管模式,同时支持各乡镇按实际条件优先确定本地区重点支持的托管环节和服务内容,形成“支部+村集体合作社+小农户”的“甩手掌柜”式全托服务或“支部+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菜单式点单服务,为各类农户提供多样化选择。
制度化建设规范托管运行。发布《于都县农业社会化服务管理规范》县级标准,对病虫害统防统治、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等社会化服务内容、组织相关资质、人员技术条件、场所和设备及合同样式作出明确规定。指导各乡镇因地制宜出台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托管主体认定管理办法,严格准入标准,规范财务管理制度,确保经营主体生产组织化、管理科学化、技术标准化。积极引导全县各合作社及各种新型经营主体向托管主体转型,鼓励延伸服务范围,确保每个环节程序公开透明、管理规范有序,提高农户认可度。
机械化服务提升托管意愿。成立工作专班,研究出台工厂化育秧、农机购买、农耕作业等“托管政策包”,推动各类资金、项目向农机购买等倾斜,2023年投入5000万元补齐耕、种、防、收机械化、一体化短板。针对实际情况在国补基础上给予农机购置20%叠加补助,工厂化育秧1000元/亩补贴,撂荒地整治500元/亩奖励。分区域高标准建设4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加速机械化一条龙服务,提升农户托管意愿。
数字化管理降低托管成本。开发全县智慧综合农事服务平台,一体实现线上下单、自动派单、人机管理等远程托管服务,农户足不出户在网上就可浏览农业政策、时节天气、农资农机等各类信息,确定托管模式,选择深耕深松、工厂化育秧、植保统防、烘干仓储、产品销售等需要托管的环节。同时,倡导托管主体使用绿色生态智能储粮技术,及时将水稻存入低温成品粮“公共库”,实现托管仓库的数字化、智能化,减少托管损耗,降低托管成本。
品牌化打造提升托管效益。建立“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种粮大户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托管服务体系,大力推行统一优良品种、统一农资采购、统一机械服务、统一绿色防控、统一物化技术、统一产品销售“六统一”的一条龙托管服务。同时挖掘富硒资源优势,将托管田块水稻高标准建设成为“于都富硒”和“雩都大米”的供给地,提高托管水稻附加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