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正酣,颗粒归仓。8月1日,在安远县新龙乡田心村,几台联合收割机在金黄的稻田中往来穿梭,切割、脱粒、碎秆一气呵成。
种粮大户彭文涛站在田埂上,看着最后一批稻谷装车,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说:“今年,自家承包的300亩稻田全部采用机械化收割,效率比人工提高10倍以上,损耗率控制在3%以内。”
当前正值夏收关键期,高温、暴雨和台风等不稳定天气给收割带来挑战。为确保颗粒归仓,安远县农业农村部门提前部署,组建7个技术指导组分赴各乡镇,指导农户科学安排收割顺序,优先抢收低洼易涝地块。县气象部门每日发布专题服务信息,通过微信群向3000余户种粮主体推送精准天气预报。针对近期可能出现的雷雨天气,农业农村部门协调调度烘干设备120台套,日烘干能力达1800吨,基本实现“湿谷不落地、24小时进仓”。
“现在烘干温度误差不超过1℃,比传统晾晒减少3%的损耗。”凤山乡井坵村委会干部赖家春指着烘干中心的控温仪表盘说,该中心自7月中旬启用以来,已为周边农户烘干稻谷2000余吨,每斤烘干成本较市场价低0.1元,累计为农户节省开支40万元。
安远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今年早稻生产克服了前期低温多雨的不利影响,通过推广“早翻早”种植模式、实施社会化服务补贴政策,全县早稻单产、总产均实现增长。目前,全县9.35万亩早稻预计产量3.13万吨,已收割超九成,预计一周内全面完成收获。各乡镇正同步开展晚稻育秧工作,确保“双抢”无缝衔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