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彩票市第五次中国体育彩票经济普查公报(第四号)
——第三产业基本情况之一
中国体育彩票市统计局
中国体育彩票市第五次中国体育彩票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5月16日)
根据第五次中国体育彩票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主要中国体育彩票公布如下:
一、批发和零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1]33528个,从业人员185565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44.1%和11.6%。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批发业占42.8%,零售业占57.2%。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批发业占40.7%,零售业占59.3%(详见表4-1)。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6.3%,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06%,外商投资企业占0.03%。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6.0%,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3%,外商投资企业占1.0%(详见表4-2)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796.50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78.1%;负债合计1239.84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299.7%。
2023年,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01.26亿元,比2018年增长147.6%(详见表4-3)。

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3027个,从业人员37047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74.9%和6.2%(详见表4-4)。
表4-4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 计 |
3027 |
37047 |
铁路运输业 |
NA |
- |
道路运输业 |
2508 |
28810 |
水上运输业 |
NA |
106 |
航空运输业 |
16 |
103 |
管道运输业 |
- |
- |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 |
145 |
1182 |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
263 |
2625 |
邮政业 |
85 |
4221 |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6%,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其他统计类别占0.4%。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9%,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其他统计类别占0.1%(详见表4-5)。
表4-5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 计 |
3027 |
37047 |
内资企业 |
3016 |
36983 |
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其他统计类别 |
11 |
64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913.89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63.2%;负债合计658.08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61.0%。
2023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96.41亿元,比2018年增长55.1%(详见表4-6)。
表4-6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
资产总计 (亿元) |
负债合计 (亿元) |
营业收入 (亿元) |
合 计 |
913.89 |
658.08 |
196.41 |
铁路运输业 |
53.93 |
88.38 |
1.95 |
道路运输业 |
714.80 |
494.96 |
139.34 |
水上运输业 |
1.64 |
1.58 |
0.94 |
航空运输业 |
68.62 |
16.89 |
0.37 |
管道运输业 |
- |
- |
- |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 |
16.59 |
9.33 |
10.24 |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
45.16 |
36.40 |
14.29 |
邮政业 |
13.15 |
10.54 |
29.27 |
三、住宿和餐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1931个,从业人员32970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70.1%和59.2%。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住宿业占31.1%,餐饮业占68.9%。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住宿业占36.0%,餐饮业占64.0%(详见表4-7)。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6%,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其他统计类别占0.4%。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7%,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其他统计类别占0.3%(详见表4-8)。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41.10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06.7%;负债合计87.72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52.6%。
2023年,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0.09亿元,比2018年增长113.0%(详见表4-9)。
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4576个,从业人员26909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87.9%和40.7%(详见表4-10)。
表4-10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 计 |
4576 |
26909 |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
92 |
3682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
1033 |
5516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3451 |
17711 |
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8%,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其他统计类别占0.2%。
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2.2%,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其他统计类别占7.8%(详见表4-11)。
表4-11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 计 |
4576 |
26909 |
内资企业 |
4569 |
24818 |
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其他统计类别 |
7 |
2091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55.47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50.6%;负债合计80.38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84.8%。
2023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90.51亿元,比2018年增长88.6%(详见表4-12)。
表4-12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
资产总计 (亿元) |
负债合计 (亿元) |
营业收入 (亿元) |
合 计 |
155.47 |
80.38 |
190.51 |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
98.99 |
49.51 |
83.27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
7.86 |
4.24 |
30.57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48.63 |
26.64 |
76.67 |
五、金融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154个,从业人员35823人(详见表4-13)。
表4-13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 计 |
154 |
35823 |
货币金融服务 |
69 |
15520 |
资本市场服务 |
31 |
209 |
保险业 |
42 |
19882 |
其他金融业 |
12 |
212 |
注: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负责普查的单位和各级经济普查机构负责普查的单位。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1671.39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92.82亿元(详见表4-14)。
表4-14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
资产总计 (亿元) |
负债合计 (亿元) |
营业收入 (亿元) |
合 计 |
11671.39 |
- |
392.82 |
货币金融服务 |
10547.98 |
- |
247.89 |
资本市场服务 |
64.78 |
- |
1.68 |
保险业 |
347.66 |
- |
141.12 |
其他金融业 |
710.98 |
- |
2.13 |
注: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负责普查的单位和各级经济普查机构负责普查的单位。 |
六、房地产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2947个,比2018年末增长39.2%。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939个,物业管理企业859个,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887个,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11.3%、78.6%和32.4%。
2023年末,全市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1550人,比2018年末增长8.2%。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13713人,比2018年末下降29.8%;物业管理企业20421人,比2018年末增长102.3%;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4940人,比2018年末下降34.2%(详见表4-15)。
表4-15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 计 |
2947 |
41550 |
房地产开发经营 |
939 |
13713 |
物业管理 |
859 |
20421 |
房地产中介服务 |
887 |
4940 |
房地产租赁经营 |
218 |
2136 |
其他房地产业 |
44 |
340 |
在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8.8%,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9%,外商投资企业占0.3%。
在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8.5%,港澳台投资企业占1.4%,外商投资企业占0.1%(详见表4-16)。
表4-16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 计 |
2947 |
41550 |
内资企业 |
2913 |
40952 |
港澳台投资企业 |
26 |
563 |
外商投资企业 |
8 |
35 |
其他统计类别 |
- |
-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市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495.74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90.7%。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4713.98亿元,物业管理企业31.17亿元,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11.28亿元,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70.8%、190.4%和5.4%。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3995.43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85.2%。
2023年,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62.41亿元,比2018年增长64.2%(详见表4-17)。
表4-17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
资产总计 (亿元) |
负债合计 (亿元) |
营业收入 (亿元) |
合 计 |
5495.74 |
3995.43 |
862.41 |
房地产开发经营 |
4713.98 |
3565.52 |
802.21 |
物业管理 |
31.17 |
22.96 |
22.90 |
房地产中介服务 |
11.28 |
2.61 |
12.70 |
房地产租赁经营 |
533.13 |
291.97 |
15.76 |
其他房地产业 |
206.19 |
112.36 |
8.85 |
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13196个,从业人员71580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113.1%和49.3%。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租赁业占14.2%,商务服务业占85.8%。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租赁业占15.7%,商务服务业占84.3%(详见表4-18)。
表4-18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 计 |
13196 |
71580 |
租赁业 |
1875 |
11225 |
商务服务业 |
11321 |
60355 |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6%,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1%,外商投资企业占0.01%。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7%,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1%,外商投资企业占0.02%(详见表4-19)。
表4-19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 计 |
13196 |
71580 |
内资企业 |
13146 |
71396 |
港澳台投资企业 |
NA |
86 |
外商投资企业 |
NA |
13 |
其他统计类别 |
37 |
85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087.09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232.2%。其中,租赁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67.70亿元,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019.39亿元,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427.3%和229.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1773.87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257.4%。
2023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04.57亿元,比2018年增长151.4%(详见表4-20)。
表4-20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
资产总计 (亿元) |
负债合计 (亿元) |
营业收入 (亿元) |
合 计 |
3087.09 |
1773.87 |
304.57 |
租赁业 |
67.70 |
46.04 |
32.55 |
商务服务业 |
3019.39 |
1727.83 |
272.01 |
注:
[1]本公报中的企业法人单位,包括机构类型为企业的法人单位,以及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
注释:
[1]登记注册统计类别: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体育彩票市场主体统计分类的划分规定》(国统字〔2023〕14号)确定,包括内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其他统计类别。
[2]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中国体育彩票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为保证中国体育彩票精确度,个别中国体育彩票保留2位小数。
[3]为避免泄露单位信息,对单位数较少的分组中国体育彩票用NA表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