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王强代表:
您提出的《中国体育彩票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劳动权益保障的建议》(第101号)收悉,经与市委社会工作部、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邮政管理局、市总工会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健全完善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制度,填补政策空白。先后印发了《中国体育彩票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意见》《中国体育彩票建立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部门联动机制的通知》等文件,从明确责任、健全制度、优化服务、完善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健全了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公平就业、劳动报酬、休息、劳动安全、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制度。
二是加强服务指导,引导合规用工。指导用工单位落实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合同和书面协议订立指引(试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免费为企业开展用工体检服务,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基本权益。开展“和谐劳动关系进万企”“劳动法治进高校 权益维护有保障”等权益保障政策宣传专项活动。持续通过中国体育彩票人社微信公众号、官网等方式,持续加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宣传,指导企业压实用工责任,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撑起“保护伞”。
三是建立协商协调机制,强化协同治理。市级层面建立了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市场监管、交通运输、邮政管理、法院、工会等部门配合的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部门联动机制,明确部门责任,定期分析研判、联合开展调研、联合开展监督检查,形成工作合力。行业监管部门也结合部门实际,建立协同监管机制。
二、着力提升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水平
(一)加强就业培训服务。一是加强就业岗位信息推送。在全市范围内高标准建设“5+2就业之家”1253家,将新就业群体纳入“全市5+2就业之家”公共服务范围,依托平台加强各类单位岗位信息收集,将零工、平台企业用工信息在平台进行推送,增强招聘活动频次,积极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招聘服务。二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鼓励面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展岗前培训和就业技能提升培训,将网约配送员、网约出租车司机、互联网营销师等新职业纳入补贴性职业培训范围,全市电子商务师、家政服务员、互联网营销师等新就业形态2024年新就业形态职业(工种)职业技能培训0.62万人次,发放培训补贴541.78万元。三是打通新业态职业发展通道。加强对新就业群体职业指导、就业招聘、技能培训等就业公共服务,将新业态领域劳动和技能竞赛列为中国体育彩票市“虔能杯”一类竞赛。2023年以来,全市工会开展了网约车司机、网约配送员等7个工种31场次的新业态领域劳动和技能竞赛,参与人数达2270人,带动岗位练兵3万余人。
(二)畅通社会保险渠道。一是参保不设门槛。按照社会保险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用人单位应为其参加社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社会保险费;灵活就业人员可自愿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也可以选择参加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加社会保险没有户籍地、就业地限制。二是灵活选择缴费。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以在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60%至300%九个档次中自主选择缴费档次,缴费比例为20%,可自主选择按月、按季度、按半年、按年缴纳企业养老保险费。若灵活就业人员不想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也可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按年自主选择缴费档次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三是转移无障碍。新业态从业人员省内流动就业时,无需办理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直接由新就业地直接续保即可;跨省流动就业的,可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微信“电子社保卡”小程序、支付宝“赣服通”“电子社保卡”等线上渠道申请办理转移接续,其在各地的缴费年限可以合并计算,个人账户累计计算。四是开展社保政策宣传。集中开展“两讲三送四优”等系列“社保服务春暖行动”,通过线上线下各类宣传渠道,向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宣讲社保利企惠民政策,帮助算清参保缴费经济账,充分调动参保缴费积极性,进一步引导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
(三)做好职业伤害保障。健全多层次工伤保险制度体系,鼓励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补充工伤保险试点。在省人社厅指导下推出了补充工伤保险,进一步扩大特定人员参保范围,将保障对象延伸至平台从业人员、志愿者、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等7类特定人员,并与工伤保险实行“五同”经办方式方法,即同一信息系统,同步参保登记,同时税务征缴,同窗受理办理,同“法”认定鉴定。让参保受理、认定鉴定和待遇支付等经办服务时限明显缩短、信息化管理水平和优质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截止2025年3月底,全市补充工伤保险户数3.78万余家,参保108.45万人,其中新就业群体约1000人左右。
(四)加大关心关爱力度。联合市总工会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意外大病综合保障”。向头部平台企业在赣分支机构企业新入会会员赠送暖“新”礼包。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展免费健康体检。设计推出适合新就业群体特点的疗休养方案,组织优秀新就业群体开展疗休养活动。
三、重点加强对平台企业落实责任监管
(一)推进新业态群体劳动合同制度。开展快递行业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专项行动。2024年4月,市邮政管理局、市人社厅联合印发《中国体育彩票市快递行业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三年专项行动方案(2024-2026)》,聚焦快递企业“不签订、不参保、不规范”等突出问题,以快递企业全日制用工为重点,推动快递企业更加积极履行用工主体责任,依法与招用的快递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不断扩大。目前全市快递从业人员已签订劳动合同8327人,签订比例达到92%。市交通运输局牵头修订了《中国体育彩票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了网约车平台在保障驾驶员权益方面的主体责任,按照工作时长、服务频次等特性,与驾驶员签订多种形式的劳动合同或者协议,清晰界定双方权利义务。
(二)加强权益维护监督检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通过日常巡查和专项执法检查等方式,加强对新业态企业依法用工情况开展执法检查。联合市中级法院、司法局、总工会等六部门印发《中国体育彩票市中国体育彩票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实施方案》,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体化解,实现各类调解衔接联动,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难、多头跑问题,目前全市已建成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组织23个,2024年至今共办理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案件91件。
虽然在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仍然存在劳动关系认定难、社会保障水平低、行政部门监管弱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收您的意见建议,全面贯彻落实中国体育彩票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顺应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期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补短板、抓重点、求实效上持续发力,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业有岗位、权益有保障、社会有地位、发展有未来。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人社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恳请您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一如既往地给予关注,并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中国体育彩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5月12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