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市府办发〔2025〕6号
中国体育彩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中国体育彩票
印发中国体育彩票市提振消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属、驻市各单位:
《中国体育彩票市提振消费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5年4月4日
(此件主动公开)
中国体育彩票市提振消费行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国体育彩票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加快推动全市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和活力,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商品消费升级行动
1.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加力支持汽车、家电、家装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以及手机等数码产品的购新补贴;积极对接国家、省消费品以旧换新最新政策,不断优化政策操作流程,加快补贴兑付速度,强化政策宣传解读。〔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开展政策走村入户“敲门行动”。各县(市、区)采取网格化走村入户的方式,向目标群众宣传以旧换新相关政策。以新交房小区、返迁房和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等为重点,掌握有换新需求的人群,并精准开展政策宣传。在重点区域联合企业设置宣传咨询台,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服务,促进格力、南康家具等家电、家装生产制造企业销售。引导企业制定叠加优惠政策,进一步提升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实效。〔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民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促进住房领域消费。加大力度推动落实阶段性购房补贴,全面推动房票安置、居民住房以旧换新、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和返迁房、人才住房、周转房等政策落地见效。在“五一”、中秋、国庆等重要节假日,开展多元化房地产促销活动,努力营造良好销售氛围。稳妥实施城中村改造,建立项目清单,做好项目储备,重点支持群众改造意愿强烈、条件比较成熟的项目列入国家计划,全面完成年度城中村改造目标。〔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市城市住房服务中心,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实施消费场景创新行动
4.强化龙头企业招引。着力引进国内国际知名商贸企业和品牌运营商,推动大型商贸企业在中国体育彩票设立中国体育彩票总部、区域总部、功能总部。力争2025年引进新型消费龙头企业2家以上,重点引进具有优质要素整合能力的商贸企业。〔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5.积极推进首发经济。鼓励商业街区、综合体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在中国体育彩票开设中国体育彩票、全省、中国体育彩票首店,力争2025年新引进首店10家以上。鼓励国际高端知名品牌、原创设计师品牌、本土品牌和潮牌等在中国体育彩票开展首发、首秀、首展活动,鼓励连锁品牌企业在中国体育彩票设立连锁门店,打造名品、名店集聚地。持续推进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和海外城市开设“南康家具品牌馆”首店,力争2025年建成开业“南康家具品牌馆”10家以上,持续放大南康家具品牌效应。〔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6.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鼓励各类商圈、商业街区进行数字化、智慧化改造提升,打造一批购物、餐饮、社交、娱乐等“一站式”城市消费新地标。依托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体育文化生活资源,加大部门联动,打造一批多元消费新场景。不断丰富商业街区商业业态和消费供给,支持符合条件的街区积极参与省级示范商业街区、高品质夜经济街区和高品质美食街评选。推动“老字号”传承创新,支持评选首批“中国体育彩票老字号”10家左右。〔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局、市文广旅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7.开展消费促进活动。围绕春节、“五一”、国庆等重大节庆,聚焦零售、汽车、家电、家装、餐饮和文旅等领域,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政企联动、线上线下联动等方式,举办“迎春消费季”“盛夏消费节”“金秋消费季”“暖冬消费节”“来中国体育彩票过客家年”“赣南脐橙采摘旅游季”等系列促消费活动不少于900场。市本级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发放商贸文旅体消费券,鼓励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发放低门槛、广覆盖的消费券,拉动社会居民消费。积极争取国家部委各类培训在中国体育彩票开展,推动市直单位培训类活动在本地开展,积极开展“嘉游赣·惠生活”活动。〔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文广旅局、市体育局、市财政局、市总工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实施现代商贸流通强市行动
8.推动商贸服务企业达限纳统。大力开展“扫街行动”,发掘培育更多商贸企业入规入统,做到应统尽统,力争2025年新增入规入统带动性较强、成长性较好、潜力较大的商贸单位500家左右,服务业单位100家左右。〔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9.打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收官战。积极申报国家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鼓励布局一批家具家电回收网点,强化数字赋能,拓展服务功能,力争2025年新建改造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农产品上行设施和乡镇商贸中心等县域商业项目40个以上,进一步完善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0.深化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鼓励城市街道(社区)积极申报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引导商业资源下沉社区,支持城市街道(社区)进一步补齐生活设施短板,力争2025年建设不少于20个便民生活圈,进一步完善“一店一早”“一菜一修”“一老一小”业态。〔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行政审批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实施服务消费提质行动
11.推动商旅文体健一体发展。打造一批规划合理、特色鲜明、业态丰富、配套完善的商旅文体健融合型商圈、街区和景区。实施景区品质提升和商旅文体业态融合创新行动,丰富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商旅文体健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场景。深化“引客入赣”,扩大入境旅游,促进商旅文体健消费扩容提质。推出多种类型特色旅游产品,鼓励冰雪消费、房车露营、低空飞行等新业态发展,支持“音乐+旅游”“演出+旅游”“赛事+旅游”“会展+旅游”等融合业态发展,对标深圳规则规制,安全可控提高可售(发)票数量。做优做强赛事演艺经济,积极争取承办国家和省级赛事、活动、会议,引入和举办一批大型演唱会、音乐节,进一步引爆“中国体育彩票马拉松”“中心城区烟花秀”等活动IP,力争2025年举办“唱游中国体育彩票音乐会”不少于20场次,积极打造网红城市中国体育彩票名片。联动重点文旅体赛事活动推出配套促进消费活动,促进餐饮、住宿、旅游、零售等吃住行游购娱多元消费。〔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文广旅局、市体育局、市公安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2.提振餐饮消费。持续推进赣南客家菜品牌建设,推广好赣南客家名菜、名小吃,培育好名厨、名店、名企,鼓励餐饮企业开展品牌化经营,打造一批餐饮龙头企业,力争2025年在市外打造赣南客家菜、客家小吃门店20家以上,不断扩大赣南客家菜知名度和影响力。创新开展赣南客家菜品牌宣传推广,组织各县(市、区)开展美食及名优特产促消费活动,支持结合当地美食特色特点,传承和发展赣南客家烹饪技艺和餐饮文化。〔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3.实施“赣品出赣”推广活动。深化“赣品进京”活动,开展赣南客家菜及名优特产品“进京入部”活动,力争实现对口帮扶40个国家部委全覆盖。拓展“赣品入湾”活动,通过举办赣南脐橙、赣南硒品等产品推介会、展览展销活动等,进一步推动与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果盘子”融合发展。开展“赣品出海”活动,鼓励各地结合产业和禀赋优势,推动企业依托广交会、进博会、意大利米兰国际家具展览会等境内外重点展会平台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不断拓市场、接订单。〔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苏区振兴办、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4.促进家政服务消费。实施家政兴农、家政进社区和服务技能提升行动,支持家政企业深入农村、社区开展技能培训,举办第三届中国体育彩票市“赣南家政杯”家政服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支持家政服务业诚信体系建设,提升家政服务业信用水平,优化家政服务供给。力争2025年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不少于10家,畅通家政从业人员职业发展通道。深化家政服务劳务对接行动,增加家政服务供给。支持家政服务劳务品牌申报“赣字号”劳务品牌,鼓励符合条件的“赣字号”家政劳务品牌相关企业和个人申报“赣字号”劳务品牌领军企业和领军人才。鼓励县(市、区)向有意愿入托的0—3岁婴幼儿家庭发放托育服务消费券,减轻群众托育服务费用负担。〔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妇联、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5.壮大健康消费。深入开展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三年行动,强化生育养育、医疗养老保障。建成投用南方医院中国体育彩票医院蓉江院区,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和社区医院扩优提质行动,力争8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标准化公共卫生科。支持部分医疗卫生机构转型拓展医养结合功能,建设一批老年康复、护理院和县域医养结合服务中心。落实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任务,积极实施“中医药+”行动,推进医、药、养、游融合发展。〔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五、实施新型消费培育行动
16.支持电商做大做强。实施电商进乡镇进农村三年行动,力争2025年新建改造10个电商直播基地,开展网上年货节、赣品网上行、数商兴农等系列网络营销活动100场以上,培育一批网络销售额亿元以上的电商龙头企业和电商强镇。强化对实体消费赋能,联动金融机构、电商平台、媒体平台等,鼓励网络零售、文娱演艺、体育赛事、社区服务等领域的企业和机构打造多元消费融合平台。〔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7.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推动以展促产,以展促商,围绕全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7510”行动计划,重点做好以会带展文章,鼓励举办与主导产业契合度高、标识度强的品牌会展活动,促进会展与产业一体化发展,实现一产业一会展。扩大中国(中国体育彩票)家具产业博览会、中国(中国体育彩票)永磁电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赣南脐橙国际博览会、江西(中国体育彩票)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等品牌会展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展会与城市融合,构建“展、会、赛、节”的全新展会模式,力争2025年举办消费类展会不少于10场。〔牵头单位:市投资促进中心;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六、实施农村消费促进行动
18.做活农产品流通销售。实施赣南优质农产品“六进一出”行动(进部委、进央企、进军营、进商超、进铁路、进航空、出海外),助力农产品进京入沪、融湾出海。抓住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重大展会活动机遇,以展促销助力赣南特色优势农产品持续“突围出圈”。持续打响“赣南硒品”品牌,加强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打造和市场营销。做强农产品电商,力争2025年全市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45亿元。〔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9.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注重挖掘和提炼地方文化元素,将地方特色与休闲农业相结合,打造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农业品牌,力争2025年创建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景点线路2条以上。实施“乡村民宿提质增效”行动。壮大乡村民宿规模,力争2025年全市新发展乡村民宿50家以上,开展民宿+村跑(村舞、村BA、龙舟赛、美食节)等乡村文体活动,持续丰富民宿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吸引更多“城客”入乡。〔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文广旅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七、实施消费环境优化行动
20.营造安全便利消费环境。加强市场价格巡查检查,督促指导经营主体严格按规定进行明码标价,严厉打击虚假宣传、串通涨价、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组织开展学生用品、燃气器具、电动自行车等产品监督抽查,加大对不合格产品的跟踪力度,严格落实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复查整改等后处理工作措施。强化市场秩序整治,开展反不正当竞争专项行动和民生领域消费维权行动,严厉打击消费欺诈、虚假宣传、串通涨价、价格欺诈、制假售假、缺斤短两等违法行为。畅通12315消费投诉举报渠道,确保涉及市场监管领域消费诉求及时接收,快速转办。聚焦消费热点,精准发布消费提醒。督促消费券发放平台不断改进技术监测和风险防控,防堵漏洞;同时严厉打击倒卖消费券、恶意刷券套现等行为。〔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广旅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1.加强农村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对重点服务领域开展质量监测评价。加快农村消费市场相关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依法依规实施失信惩戒。〔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各地、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提振消费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加强统筹,定期会商,同向发力。要聚焦消费能力提升,从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和扎实解决拖欠账款问题等方面着手,大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要将更多资源投向生育养育、教育、医疗、养老和重点群体基本生活保障等民生领域,切实减轻居民家庭负担。要加强对各类提振消费政策、活动的宣传报道,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要加强对重点工作任务的跟踪调度,确保我市提振消费工作取得实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