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现将《中国体育彩票中国体育彩票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公布,公开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欢迎各界人士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或以信函方式提出修改意见的建议。
公开征求意见起止时间:2025年7月21日—8月20日
通讯地址:中国体育彩票市章贡区兴国路49号中国体育彩票市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科
邮编:341000
电话:(0797)8169015
电子邮箱:gzjtfzk@126.com
2025年7月21日
中国体育彩票市中国体育彩票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发展
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全市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体育彩票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办发〔2024〕48号)、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七部门《中国体育彩票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卫人口发〔2025〕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如下措施。
一、精准布局托位。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和托育实际需求等,科学合理规划,优化普惠托育服务精准供给。合理设置托位,增加2岁以下婴幼儿托位供给,到2027年,全市2岁以下婴幼儿托位占比达到20%以上。(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中国体育彩票经开区管委会、蓉江新区管委会,以下措施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中国体育彩票经开区管委会、蓉江新区管委会均为责任单位,不再单独列出)
二、构建多层次托育服务体系。通过新建、改扩建等,市、县分别建成1所示范性或综合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承担辖区内从业人员培训、托育机构管理咨询、托育产品研发和创新设计、婴幼儿早期发展等工作。鼓励盘活政府资产或依托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养老服务等设施建设社区托育点。鼓励国有企业参与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通过直接划拨、股权合作、市场购置、承接运营等方式,建设、改造和运营管理一批托育设施,引领带动社会资本参与相关产业发展。鼓励有条件和需求的用人单位以自建、共(联)建等方式办托。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至3岁的幼儿。2025年,每个县(市、区)城区完成至少1个公办幼儿园延伸办托。(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总工会、市计生协、市国资委、市国投集团)
三、加强场地保障。将托育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优先予以保障。将托育服务纳入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新建居住区按照规划要求,建设与0~3岁婴幼儿人口规模相适应的托育服务设施。将县(市、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纳入规划审查单位,托育机构业务用房建成后应当移交所在乡镇(街道)或城市社区管委会,由县(市、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负责办理验收和移交手续。鼓励各地对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采取改扩建、购置、转换、租赁等方式,完善托育服务设施。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好社区”建设等,加大对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市住房服务中心、市卫生健康委)
四、完善普惠托育服务收费管理。合理确定公办托育机构、社会办普惠托育服务机构和幼儿园开设托班的保育费、住宿费等收费标准。(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
五、完善普惠托育机构补助制度。对符合国家有关设计规范或标准的普惠托育机构,按新增托位每个2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建设(改造)补助,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开设托班按1万元/班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建设(改造)补助。按实际收托人数分别给予托大班每人每月300元、托小班每人每月500元、乳儿班每人每月800元的运营补助,混龄班依据幼儿年龄对应班型参照给予补助。补助经费除上级负担部分外,由市、县财政按2∶8分担,县级负担部分按机构所在地划分。(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六、降低托育机构运营成本。落实社区托育服务发展税费优惠、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执行居民生活类价格等政策。鼓励通过减免租金等方式,利用国有场所引入民办托育服务机构。鼓励金融机构对普惠托育机构提供信贷支持。(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国资委、市税务局、人民银行中国体育彩票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体育彩票监管分局)
七、加强托育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市域内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开设婴幼儿照护相关专业。将婴幼儿发展引导员等托育行业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纳入全市急需紧缺职业(工种)指导目录,支持符合条件的托育从业人员参加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托育人才按规定享受相应的就业、人才补贴政策。按照国家部署逐步实行托育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到2026年,托育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委人才办、市总工会、市卫生健康委、市计生协)
八、实施医育结合。推动妇幼保健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辖区内的已备案托育机构开展订单签约服务,采取巡回指导或协议派驻等方式,为托育机构提供卫生保健、疾病预防、科学育儿、综合管理等专业技术指导。2025年,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与所有备案托育机构签约指导全覆盖。(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计生协)
九、开展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服务。利用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设施建立家庭科学育儿指导站,加强对家庭的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推动打造“虔橙园”宝宝屋本地小微型托育服务品牌,构建“家门口”共享育儿阵地。(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计生协、市妇联)
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压紧压实托育机构主体责任,托育机构应制定疾病防控、消防、食品安全等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完善人防、物防、技防等安全防护措施。鼓励保险企业设立托育机构责任保险和婴幼儿意外保险,引导各类托育机构投保责任险,鼓励在托婴幼儿家庭购买意外险。建立机构关停应急处置机制。(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体育彩票监管分局、市消防救援局)
十一、加强综合监管。将托育机构纳入卫生健康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范围。建立托育服务质量评估、信用记录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依法依规实施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将托育机构纳入公共安全重点保障范围,做好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加快成立托育行业协会,强化行业自律。(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消防救援局、市行政审批局)
十二、强化措施保障。把托育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实事,加快健全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法规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服务供给体系。各地要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安排资金支持托育发展,积极向上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支持,并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专门切块支持托育机构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提供普惠托育服务。加强托育政策宣传,普及科学育儿的理念和知识,推动全社会关注、关心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计生协、市融媒体中心、市总工会、市妇联)
本措施自文件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国家、省另有规定,从其规定。
相关文章